三滴立體 3D Stereoscopic
1. Walter Murch - 為什麼3D影片永遠不會 work?
2. James Cameron - 用 60 fps 來拍攝 [阿凡達第2,3集]
3. Peter Jackson - 用 48 fps 拍攝魔戒前傳
大致結論: 如果使用高 fps 例如 48 或 60 [拍攝]+[放映], 可使畫面更順暢, 寫實. 可解決 3D 立體 碰到 motion blur (動態模糊) 造成 strobing (畫面閃動) 的問題.
但是這好像只是 Walter Murch 上文提到的 "理論上可以解決的技術問題".
但3D影片本質永遠解決不了的 - convergence(聚合作用) / focus(聚焦作用) 問題好像還是存在...
3D立體動畫應用上
- "聚合 / 聚焦 問題" - 如果每一cut有規劃 "凸度" "凹度" 切換不要太誇張, 放慢剪接節奏, 是否可以減輕眼睛痛苦程度?
- 使用 "高 fps" animation + 投影, 或不用 motion blur 是否可解決 "畫面閃動" 問題?
回應觀影舒適度 - 3D立體目前仍是 "極權專制" 的, 觀眾必需很 "聽話" , 眼睛能自由遊走的範圍有限, 這是3D技術本身應該解決的- 但是:
1. 螢幕離觀眾的距離
2. 螢幕大小
3. 剪接速度 (放慢)
4. 規劃影像 “深度“ (適宜故事的幅度)
都會對舒適度有影響, 都是創作者需要作的功課, 克服的難題
回應進入電影, 阿凡達的阿凡達 - 3D立體未來走勢, 很希望能到完全沉浸...實擬實境, 目前感覺仍處在過度的狀態. "3D立體" 跟 "聲音", "顏色" 的發明都是電影演化不斷疊加的圖層, 都是為了幫助觀眾進入一個世界, 體驗故事, 幫助想像..等等. 但很多人使用 “3D立體“ 並不把它當成 - 幫助觀眾了解故事的圖層 ( 工具 ), 而是把它變成ㄧ種 gimmick, ㄧ種炫技 ( 例如:我們讓東西從螢幕飛出來, ㄧ定很酷, 嚇嚇觀眾) 太多電影人這樣使用, 導致觀眾對 3D 誤解, 失去本意, 有ㄧ個 3D 很成功的例子是 【馴龍高手】, 有一段飛行的橋段, 3D 確實有加強觀眾跟著飛行, 身歷其境的感覺.
Comments
Post a Comment